序号 |
书名 |
封面 |
作者 |
出版社 出版日期 |
索书号 |
简介 |
1 |
低吟的荒野 |

|
(奥)奥尔森著,程虹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1 |
I712/758 |
作者曾获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也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奖的作家。《低吟的荒野》是他的代表作。书中以春、夏、秋、冬四季描述了美国北部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笔触优雅、沉静、细腻,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原野的视觉和声音的感受,令人沉浸在广袤的宁静之中,去体验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
2 |
康复大地 |

|
[德]约翰内斯?玛提森 著,张世佶 译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3-1 |
X17/123 |
《康复大地:和自然的艺术对话》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工作全貌。在艺术、教育、环境保护、文化等多领域优游穿梭。 配有上百幅印刷精美的珍贵图片。 全书介绍了作者与青年人在世界各地开展的生态康复项目。他们修复残破的景观,挽救即将消亡的古老文化,以实际行动面对当今世界的复杂问题,恢复自然和人类的生命能量。 只有在人类和艺术的帮助下,自然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只有在自然的庇护和启发下,人类才能实现精神的超越。 |
3 |
宁静无价 |

|
程虹 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8-1 |
I561.06/33 |
本书想唤起的不是某种具有教化意义的环保主义激情,而是想与读者一起分享宁静之乐趣,一些从细微之处所体验到的哲理。 |
4 |
生态乌托邦 |

|
(美)欧内斯特?卡伦马赫 著,杜澍 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0-1 |
I712.45/968 |
一本英文版的《桃花源记》,一本西方“乐活族”的宣言书,一本影响20世纪70年代的思想书,一本与《1984》、《美丽新世界》齐名的地下经典。十种语言,百万销量,生态可持续社会的第一幅生动画像。 |
5 |
生态新加坡 |

|
程序 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11-1 |
D73/180 |
《生态新加坡》全方位地介绍了新加坡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内容涵盖新加坡的历史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化的应用、生态廊道建设、花园城市建设、和谐社区和宜居家园建设、园林绿化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医疗保健服务等各领域,以期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生态建设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
6 |
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

|
赵学敏 主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1-1 |
P9/116 |
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愿我们留给后人的最后一滴水不会真的是人类自己的眼泪?!关爱生命,关注家园的人们,请关注你生存的空间吧!通过《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中国湿地保护》一书,你会从中得到更多新的启示。 |
7 |
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 |

|
(美)威廉斯 著,程虹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7-1 |
I712.55/82 |
一个家族,母女三代人相继因患乳腺癌而成了“单乳族”。身为女作家,作者细腻地描写了自己及家人患病的感受,尤其是母亲乳腺癌复发直至去世的两年里,母女二人的所思所想。母亲离去的场景,令人震撼。在母亲病重的同时,作者的家乡大盐湖的鸟类也正面临灭顶之灾。大自然和人类世界的沧桑变幻,使作者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些熟悉的风景,成为抚慰心灵的圣地…… |
8 |
醒来的森林 |

|
(美)巴勒斯 著,程虹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1 |
I712/744 |
《醒来的森林》是一本关于鸟的书。我们跟随巴勒斯来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我们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我们在巴勒斯自己的小花园中,看到“鸠占鹊巢”的一幕……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她让我们享受到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和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 |
9 |
寻归荒野 |

|
程虹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11-1 |
I712/754 |
《寻归荒野(增订版)》是自然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对荒野的理解堪称美国自然文学的精华。“寻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向自然,更不是回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自然的造化,让心灵归属于一种象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中,或许,我们能够从自然界中找回这种定力。 |
10 |
遥远的房屋—在科德角海滩一年的生活经历 |

|
(美)贝斯顿 著,程虹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1 |
I712/756 |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曾经有一座孤零零的“水手舱”,贝斯顿在这座房子里,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他聆听着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变幻。他看到了大海的温柔和狂暴,沙丘的包容和冷峻,还有形形色色的生命之旅…… 那所遥远的房屋,30年前已经葬身大海…… |